为进一步修订完善我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舞蹈表演专业建设与发展,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舞蹈表演专业技术技能人才,5月16日下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行政楼会议室召开了舞蹈表演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舞蹈表演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我校校长助理兼人文学院院长黄兴,校长助理兼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吴建明,人文学院副院长马亚丽,特聘教授洪庆福以及舞蹈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马亚丽主持。
会上,吴建明首先代表人文学院对舞蹈表演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校外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重点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发展以及舞蹈表演专业的建设情况,希望委员们对舞蹈表演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更多指导和帮助。
舞蹈表演专业带头人于丽娟教授分别从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施以及岗课赛证校企合作等方面介绍了舞蹈表演专业目前的建设情况。着重汇报了对去年专家们提出的建议进行针对性修改取得的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
会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们对舞蹈表演专业近年来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赞誉和高度评价。专家们围绕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实习实训等展开了深入的审核与论证,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实践需求,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建议。
江玲委员指出,面对当前AI科技的迅猛发展,可将AI技术引入编舞教学,实现更科学化的人才培养。一方面,邀请相关领域专家面向师生开展专题讲座,拓宽对AI编舞的认知视野;另一方面,联动校内软件专业力量与校外专家,共同研发AI编舞软件,以此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
陈密委员建议,舞蹈表演专业作为职业教育,需持续探索创新培养路径,着力培育技艺精湛的“高级蓝领”与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复合人才。可以增设舞蹈剧目课程,通过单、双、群剧目的研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助力其掌握自主学习与编创的方法。同时,可以联合校团委组织舞蹈专业学生为其他学院编排舞蹈节目,参与全校舞蹈大赛、文化节等活动,以此培养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与敬业精神,提升专业在全校的影响力,培养学生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
向旻委员提出,现代社会压力大,人们心理普遍脆弱。建议在舞蹈教学法课程中融入舞蹈心理学,针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同时增加舞蹈理疗知识,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促进舞蹈教育的专业化与人性化发展。
洪庆福教授指出,各位专家围绕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推动科技融合等建议切中要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对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完全认可并支持这些建设性意见。
黄兴在总结发言中,首先感谢舞蹈表演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位校外专家在百忙中出席本次会议,感谢他们多年来对舞蹈表演专业建设与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黄兴表示,为精准对接社会需求,舞蹈表演专业需充分整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资源,深度汲取行业、企业专家的专业智慧与实践经验。通过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拓展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夯实专业建设内涵,精准锚定并凸显专业发展特色方向,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专业亮点。黄兴指出,唯有如此多维度发力,才能切实提升舞蹈表演专业的教育教学品质与人才培养成效,进一步扩大专业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为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注入强劲动力。
(供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舞蹈表演专业)